分辨率意指能分辨物體相距極近之兩點的最小尺寸。此商品型錄基本上以可見光中波長550nm的理論分辨率來標示。
分辨率=0.61×λ/NA
意指在1mm中能看見多少條黑白線條的等比尺度。
例如:100條/mm是指可分離黑白10μ,則黑白線寬各為5μ。
意指電視螢幕水平線方向能解析的等寬黑白線條其線條總數。相對於光學解析度的計算為黑白線條各1條為1組,水平解析度則是黑白線條分開計算,因此水平100線就是黑白條紋各50線。
例如:在水平解析度水平470線且1/2(水平尺寸6.4mm)的CCD尺寸之情況下,要求解析度為1mm÷{6.4mm/(470÷2)}=36.72條/mm。
表示鏡頭的光軸中心與周邊的亮度差異。中心最亮的部分為100%。一般而言視角(視野)越大孔徑效率就越低。
光學失真
影像越往兩邊越壓縮或拉長,使原本筆直的線看起來彎曲的現象,被稱為歪曲像差(失真)。商品型錄的數值,表示理想成像與實際成像的對角尺寸差異相對於理想成像對角尺寸的百分比。
TV失真
指TV螢幕放映影像時出現的影像歪曲,數值表示影像的長邊方向的歪曲。
表示透過鏡頭在CCD攝影機或TV螢幕上看影像時,螢幕中心與周邊的亮度差異。色彩的中心與周邊的差異或變化則稱為色彩漸暈。
光學系統的成像位置會依光的波長而改變。在白色光下拍攝時會入射各種波長的光線,因此容易出現色彩渲染等現象,而影響解析度。光軸上的現象稱為軸上色像差,往周邊橫向渲染則稱為倍率色像差。
表示鏡頭亮度的數值,用鏡頭的焦距除以離入射瞳徑(D)所得的數值。若為焦點無限遠的鏡頭,則簡單以最前面的鏡片直徑代入入射瞳來計算。 F No. = f/D
表示有限距離的光學系統亮度的FNO。實際使用時若乘上光學倍率(M)使用將會變暗,數值也會變大。
有效FNO=(1+M)×FNO
此數值越大的物體越亮,在顯微鏡的接物鏡等鏡頭底下的解析度越好。在折射率n的介質中,若光軸上的物點與入射瞳半徑的夾角為u’、折射率為n’,n’×sin u’則稱為像方孔徑NA’。商品型錄中記載的數值表示物方孔徑NA。
有限距離時與實效F有關,由NA=M/2×F、NA’=1/2×F計算。NA與NA’的關係可用NA=NA’×光學倍率、或NA’=NA/光學倍率來表示。
表示光學系統解析度的數值。將用黑白解析度卡測量時的對比度轉換成數值。
指將像方的成像面前後移動時,影像仍大致清晰可見的範圍。
將第2主點與成像部(影像)連起來的兩條光線夾角稱為視角。只要改變影像格式,即使相同焦距的鏡頭也會有不同視角。焦距相同時,CCD的尺寸越大視角越大,尺寸越小視角也越小。
視角=2×tan-1D(影像尺寸)/2f(焦距)
被攝體從剛好對焦的物點前後移動時所產生的影像「模糊」在實際運用可容許的最大範圍稱為容許錯亂圓,而「模糊」範圍在不超過此容許錯亂圓的直徑內,使被攝體移動的高度方向容許範圍則稱為景深。用CCD的拍攝鏡頭時,攝影機或螢幕的解析度(換算成1bit的數值)即為臨界數值,因此即使是相同鏡頭,景深的數值也會因為使用的系統不同而改變。
景深=2(容許錯亂圓直徑×有效FNO/倍率2)
從鏡筒前端到物體的距離
從物體到成像面(感光元件)的距離
從光學系統的主點到焦點的距離稱為焦距。各種光學系統在設計時都會根據此焦距來考慮倍率等數值。
可使用的成像部大小。方形感光元件以英吋來標示尺寸,而像圈的直徑等於感光元件的對角尺寸。方形感光元件以英吋來標示尺寸,而像圈的直徑等於感光元件的對角尺寸。